記者走訪招聘會發現,普工和技工的薪資均呈增長趨勢。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
在節后的首場招聘會上,大部分企業都以平穩的薪資來應對招聘。隨著元宵臨近,求職高峰的到來,不少企業開始悄悄調整薪資,為在求職高峰中搶“人才”做熱身。
在節后的多場招聘會上,記者走訪發現,文職的工資較為平穩,起薪一般在1800元/月-2000元/月之間。而普工和技工的薪資卻在呈現增長趨勢。由于受春節前后異地務工人員提前返鄉和延遲到崗的影響,在鞋業服裝、電子電器、酒店餐飲和陶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了結構性暫時性缺工,企業為了正常生產,也將工資悄悄上漲,漲幅大約在200-300元。
據相關部門監測,今年制造業普工人均工資在2600元/月左右,服務業員工人均工資在2000元/月左右,制造業薪酬待遇高于服務行業30%;技工的薪酬待遇人均在3800元/月以上。業內人士透露,與去年同期相比,去年制造業普工人均工資在2400元/月左右,服務業普工人均工資在1600元/月-1800元/月,今年薪資較去年普遍上漲大約10%。
高新區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表示,由于普工、技工需求量大,企業為了留住老員工,會采取逐年上漲工資的政策。“基本上是每年上漲200元,那一年下來員工工資總額就是漲了2400元。這樣做既能減少老員工的流動,也利于吸引新員工。”他說,如此類推,工齡越長的員工,越往后工資就越高,也算是“工齡工資”的一種。
逐年漲薪對于企業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。清新一家電子設備企業的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,在前來招聘之前,他們做過市場調研,發現不少企業都已經有漲薪計劃,“即便不是節后馬上漲薪,年內還是會漲一點的。”他表示,一方面考慮到物價不斷上漲,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借高薪吸引到優秀的求職者,因此,該企業也把薪資提高了近一成,“我們現在普工的工資是2800元/月,如果是技工的話,至少3500元/月-4000元/月。”
去年,清遠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010元/月。招聘會上絕大部分企業給出的薪資都超過了這個標準,甚至有企業為了避免技術升級、生產淡季對員工生活造成影響,給出了2500元/月保底工資的待遇。廣東忠華棉紡織有限公司(廠區位于清新區)招聘負責人李小姐表示,現在清遠不少企業給出的普工、技工工資已經與珠三角地區非常靠近,差距約在200-300元,甚至有部分企業給出的待遇已經超出珠三角水平。她認為清遠的企業在薪酬上,與珠三角地區相比,還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力。 (記者/戚瑩瑩)